企业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 销售医疗器械处罚(销售医疗器械犯法吗)

企业新闻

销售医疗器械处罚(销售医疗器械犯法吗)

发布时间:2024-04-29

非法销售医疗器械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针对无证销售医疗器械的,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倒卖、非法销售医疗器械罪都会判刑,医疗仪器的主要用途是使人恢复身体健康,故此任何非法倒卖、销售医疗器械的行为,会危害到不特定人群的身体健康,故此一旦发现他人倒卖、非法销售医疗器械,可以到专业部门举报,经核实后,司法机关会判处其承担刑事处罚。

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如果违法所得达到五千元以上,将被处以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将被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可能会被判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此类销售行为实施之后,导致了多名患者因为使用了此类并不符合标准的器材而重伤、甚至死亡,那么法院就有可能会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处罚标准分为三档,较轻的是判处三年以下徒刑,并根据销售额一定比例判处罚金,如销售不合格医疗器材给受害人造成死亡的,法院对犯罪分子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罚金上限是销售额的两倍。

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其中情节特别恶劣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处罚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三人以上轻伤,应该判处3年以上到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他人感染艾滋病甚至是致人死亡的,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医疗机构或者个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买、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以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处罚。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可视为“保障人体健康的行业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医疗器械是否会承担刑事责任

1、会,医疗机构或者个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系前款规定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买并有偿使用的,以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2、会,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3、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既遂的,按照其生产产品的质量以及该从产品实际造成的损害程度定罪量刑。如果医用器械的伪劣程度高,造成的实际损害也多的话,直接责任人有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4、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按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量刑。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致人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6、销售伪劣医用卫生材料的,触犯刑法的,按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销售不合格医疗器械行政处罚

1、对于那些未取得相关许可而擅自从事医疗器械销售活动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其进行责令停止营业的行政处罚,同时要没收所有非法经营的产品以及违法所得。

2、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相关医疗器械许可证件的,由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3、医疗机构或者个人、知者或者应当知道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买、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以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处罚。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可视为“保障人体健康的行业标准”。

4、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履行了进货查验等义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医疗器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并能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免除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